网站首页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燕赵文化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快捷导航
查看: 4136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宝婺光沉天上宿 莲花香现佛前身——侯晓荷先生逝世三周年祭

[复制链接]

78

主题

431

积分

论坛副总编

Rank: 22Rank: 22Rank: 22Rank: 22Rank: 22Rank: 22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4-8-31 09:36:12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宝婺光沉天上宿  莲花香现佛前身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——侯晓荷先生逝世三周年祭
   转眼间,我的朋友、著名画家侯晓荷已经离去三年了,今天是他的忌日。
2011年8月29日晚11点,著名荷魂艺术家,爱莲堂主人侯晓河先生因突发脑溢血医治无效艾寿谢世,终年49岁。
   侯晓河,字文江,号爱莲堂主。善画荷,他的作品受到了美国、韩国、加拿大等国家及国内各界人士的青睐和收藏,主要代表作有《碧湖幽莲》、《荷塘清韵》、《奥运飞歌》等。他对荷花的情有独钟,让他读荷于情切,恋荷之情深,画荷之情醉。正是因为这份执着,他曾四次举办画展,让更多的人通过画家的笔来更高层次地认识荷花。
    美术评论家何延对他的评论是:侯晓河的写意荷花,笔墨酣畅淋漓,构图凝重深沉,依稀有张大千的妙笔。天津画院院长王峰评论:将人物、花鸟及山水画的技法技巧结合,丰富了写意花鸟画的形式和意境。
   晓河生前贪杯美酒,每每喊天涯豪饮或者寻来狂酌,且不醉不归。多次醉酣他都拿出得意字画欲赠天涯,天涯屡屡未收,言谓其以字画为生,藏之可惜,岁长年久,用时诚讨。然晓河常笑与人道:“天涯老师看不上某之画作,给都不要。”以至落得至今未能收藏好友只字片画,思起实为痛惜,天涯后悔,非为财白,实为悼念。
   悼念,也是告慰,是灵魂对友情的倾诉,不知晓荷先生是否能听到我迟到的告解?我的言辞是否可以抵达你那里,永远不晚呢?
   最近几位好友的离世,让我愈加感受到生命的弥足珍贵,死亡真的来得愈加频繁,在我们往人生纵深处走去的今天,它可能随时到来。就让我们定格某一刻的怀念吧,不需要说难过,不需要说悲伤,因为告别可能是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的事情。
   天涯曾为晓荷先生作过一篇评论,他甚为喜欢,除了在本地各媒体刊发外,还将之发表在如百度文库、道客巴巴、豆丁网、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等许多学术报刊上,
    我写给他文章题目是“生命融墨,禅意浸荷”却是在无意中预见了他的英年早逝。现在看来,他真的是一朵如来座下的佛子化成的荷花,将赞短的生命融进了凡间的笔墨,是那样的清纯脱俗。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休言万事转头空,未转头时皆是梦啊!
    将原文贴来,以悼念才华横溢的侯晓荷先生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生命融墨    禅意浸荷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——读荷魂画家侯晓河

    一个偶然的机会,在友人那儿看到一幅“荷塘清韵图”。展卷伊始,笔者便为其妙笔所惊,但见一纸墨香,篷荷水墨淋漓蕴成妙境,姿态各异,默然优雅。但见无尽墨荷从阔笔泼洒而来。淡者如烟腾袅,浓者若釉匀敷。其叶水墨交融,浓淡互依,落落大方,沉着有趣,直觉灵韵安然。其花清新淡雅,脱俗出尘,堪悟禅意梵落。画面以远近交加,上下渗透的奇妙笔法将冷暖色调变化盈然脱出。
    其技法老道,湿笔墨活、浓郁深厚,凝敛而不滞;渴笔飞白,苍劲流畅、华滋而不枯。刻画自然,气韵天成,无不透露出作者使用焦、干、润、湿的深厚功力,尤其是他利用几种墨色浓淡的积叠相互破色,有甚为独到之处。他将“畴墨法”、“点厾法”、“破线板滞法”交幻沉匀,来精心勾画出荷塘渺远静谧的意境,使其静中有动,动中有静,大气磅礴中令人心旷神怡。
    细看落款,方知为荷魂派画家侯晓河先生所作。笔者顿生仰慕之心,由于机缘未逢,一直未能结识。一次朋友的聚会上,终于有幸得见先生风采,欣然握手相识。于是,笔者冒昧在一个上午叩环访幽,幸进了荷花居庐,拜会了晓河先生。
    身入妙境,但觉墨香醉人,室内荷风徐徐,壁上荷影娉婷,恰似身置落伽,顿时梵声缭绕,禅意清新,不觉履放沉稳,心生虔诚。近前赏观,更觉心旷神怡,为先生妙技所折服。
    在“冰清玉洁”的画面中,湿墨渍痕由右下上皴,继于枯笔用线性淡叶轻轻勾画,几朵白莲悠然探出水面,其姿冰清玉洁、婀娜多姿、素然天成。作者笔下的白莲,花瓣双勾,不多敷色墨,只在勾线处用少许淡色或淡墨,在花瓣的尖部用浓色或浓墨勾描,花蕊用藤黄和大红点出, 清新淡雅, 让人百看不厌。朵朵犹如片片白玉,使人蓦然想到了陆云的“金条悬白窣”,白居易的“素房含绿玉冠鲜”和吴融“白玉花开绿锦池”的绝妙诗句。其整体布局花叶相间画意浓郁,浓淡相协精神明毅。作者以传神的笔墨,绘出荷的神韵,让人浮想联翩,不觉感到,人生就如这荷池,虽泥淖周遭尚能卓尔不群,“出污泥而不染”方显自我本色,定力便是个性。没有阳光的时候,自己就是阳光,当没有欢乐的时候,自己就是欢乐,艰难困苦的恶劣处境只能激励自己的信心。古今书画家千百次描画的白荷折射出了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德,支撑了多少世纪的傲骨啊!
    在“荷塘琴韵”里,淡墨赭迹,一叶牵梦,硕大如伞。一曼妙少女裙裾素然端坐于荷叶疏朗的塘边,素衣纤手,态若离尘,正凝神冥思,弄弦倾心。更为奇异的是,一朵白莲袅然凝立似在倾听,一只蜻蜓翩然展翅而来。整幅画面意境美妙,叫人心动,让人痴迷。画家巧妙地把抚琴少女与周围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,人似花,花是人,娉娉袅袅,长袖飘然,碧叶共罗裙相谐,芙蓉与人面相映,这简直就是一副意境优美、富有韵味的仙界瑶台,令人遐想连翩。这幅画中,侯晓河大胆地用色、用花、用水,画出了碧叶白荷的丰润秀美,水面波光潋滟,荷花用勾线添色绘出,略以淡墨濡染,洁白素雅,意境高远,明快温馨、风格清丽脱俗,令人叫绝。欣赏者似能亲闻《红楼梦》那一曲凄美迷离的《葬花吟》的忧伤,聆听到《梁祝》里生不同榻死同穴的千古绝唱。白云悠悠,容颜寂寂,爱情冷冷,一缕孤芳的花魂,坐于深秋的枝头,用纤纤素手,诉说着幽思和梦境。画面疏墨落款处,画家独具匠心,将金代完颜畴劫人魂魄的《池莲》诗题上:“轻轻姿质淡娟娟,点缀圆池亦可怜。 数点飞来荷叶雨,暮香分得小江天。”
    在“红荷图”里,层层的莲叶,由远近淡浓织成一片翠海,数枝红荷探破雾霭,在风中摇曳着。荷叶挺秀,骨傲韵清,脉络上轻轻凝着露珠,几枝粉红的并蒂莲娇艳欲滴,美得让人心痒难禁,欲出手而撷,但又愧于贪欲龌龊,恐惊扰了洁魂,真乃“可远观而不可亵玩”。两条鱼儿在叶间悠然的穿行。风行水面,似有阵阵幽香传来。在翠盖掩映处,兀地露出的一个花苞,盈盈欲放,含羞露怯。远处,不知何处飞来的一只蜻蜓,欲停未停,似在寻觅那才露尖尖角的小荷,这是多么美妙的境界。此画不但传神地描摹出荷池景色,同时有一种音韵美。隐隐约约的天色,亭亭玉立的荷花,舒展宽阔的碧叶,晶莹剔透的露珠,宛如真物,呼之欲出,似唾手可得。
    在“荷塘清趣”里,画家运用了大写意的手法,用畅酣淋漓的干湿二墨将虚实浓淡糅合在一起,看似漫不经心的寥寥几笔,却是出笔莫测,变化万端。虽无半片蕊花,但那昂扬的梗叶掘强的地撑起了神采。这个时候的荷似乎不再是简单的荷,笔墨在似与不似之间,显露的是动态自然与静态景致的和谐,构成了情景交融的玄通妙境。他有意将叶子画成一种“湿漉漉”的气息。将那池荷的水气,春天的湿润,莲子的丰硕,叶海的氤氲从墨团迷蒙的雾霭中体现出来,仿佛使人呼吸到了水的清新,春的勃发,呈现的是一种让生命状态得到激励的美,是一种神韵、浩然正气的美,一种不屈向上、艳阳朗照的美。同时,画面气韵生动,形神兼备,尽现了画者的热情奔放和智慧才情,寄寓着画者鲜明的主观感情。借荷抒情,泼墨酣畅,恣肆纵横,是画者神韵和气度的写实。
    在“洛神赋”里,他以花拟人,有意将浓墨与淡花塑造出一种强烈的色彩对比,强烈地冲击着欣赏者的视觉神经。荷叶翻飞,宛如心潮逐浪,白荷盎然,映现娇艳而又饱满的柔情。把欣赏者从有限时空引向无限遐想,让人游目骋怀,产生出一种梦幻般的杳远感和幽深之感。他甚至突发奇想,让两只仙鹤轻盈地站在漂浮的荷叶上引吭高歌,他们像期待着一个美妙的女子的来临,这个意象,是以荷的幽香、解语、内敛、娇羞与冰清玉洁和整体倾侧的画面来完成。画者就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,摄取了一幅极其自然但一般人却又视而不见的画面,把一个影子投入了读者的心里,以暗示的手段诗意的描画出了动与静、有与无,虚与实的景象。让我们在此悟到了一位曼妙的女子,她体态轻盈像翩翩飞起的鸿鹤,明丽耀眼如清澈池水中婷婷玉立的荷花。她,就是梦想中的洛神,而此画面则是曹植《洛神赋》用墨彩的神奇演绎。神韵的画面使其转化为听觉,继而又转化成一种感觉。启发了观者更加广阔深远的想像和联想。
     ………
    游廊瞻望,心中惴惴难耐,涌现出阵阵的激动。不只为画面,而是为其墨韵荷花中所自然流露出的那一种内涵。从画技上赏析,其落笔遒劲有力,干脆利落,绝无拖泥带水之嫌。色彩艳丽大胆,却无媚俗之感;从神韵赏析,大有“无相天成”的灵悟,或简或繁、或刚或柔、或浓或淡,笔下的荷都是一派纯净。有石涛的“气”,有八大山人的“韵”。有泼墨独创出意气飞扬的画风。有宋人体察物情之“理”的畅快意象,画面不但超越了花卉的属性,更将文人荷花的笔墨范畴拓展至一个新的境地。
    踱步观览,心中慢慢叩思,实感侯晓河的荷花同古人较比有其独到之处。他在继承的基础上破古法于笔墨,形成了自己的风格。尤其是他巧妙地运用夸大、变形的形式来表现荷花的精神内涵,用写意的方法来完成画面的狂放和飘逸的变换,着墨重点全力于自我表现造形之变形艺术。他的的荷花虽然承袭何海霞先生,属于大千一脉,但也深受现代墨韵影响。所以,他的写意荷花,已经摆脱了“自然再现”的羁束,而是注重于神韵的表达。以笔者看来,有以下三个特点:
    其一,侯晓河笔下的荷没有低头叶,总是倔强的向上挺立着,稳态安然。四季变换,却毫无慌张。所绘荷叶大阔梗长,亭亭净植,将荷花潇洒脱俗的韵味,表达的十足。当我们观赏时,看到的是画面中翠盖千重,青钱万叠,漾出了一片明媚的碧波,会让人产生许多难发言表的触觉,有着一种不自觉的置身融入之感。那感觉仿佛循一支古曲,走进荷的世界,涉一方水塘的清雅,细听莲的诉说……我想,画如其人,作品亦是画者心悟的理解,这可能也是画家个人性格的一种显达吧。
    其二、热爱生活,期盼和谐,力图用笔墨表达自己的快乐观。他笔下的荷,并蒂莲娇艳欲滴,才露尖尖角的小荷随风摇曳,蜻蜓飞入画面沉溺花中,鱼儿悄悄游来游去,水纹缓缓展开扩散,一枝枝饱满的花蕾,一朵朵盛开的玉莲,在骄阳下熠熠生辉,婀娜多姿地摇曳在碧水蓝天之间,显得出奇的清雅明丽。更有佳人琴瑟声声,暗香浮动,白裙飘飘的粉红玉颜里,缓缓的绽出一缕缕浅浅地微笑,那种极致的朦胧之美于整个画面一览无疑。便是画那秋荷,也毫无孤独立于潇潇秋风中的楚楚可怜之态,而是高傲邃远,风骨感人,充满了对生活的渴望。与八大山人“冷眼看世界”的画荷风格有了迥然不同的区别——荷花乃是彻悟生命的智者。由此,我们亦可领悟到晓河那种豁达超然、充实丰厚的人生境界。
    其三、追求朦胧,讲究诗意,充分利用泼墨和大写意手法来表达荷的灵魂。从技法上不难看出,他是采用将墨汁倾泻在纸上,然后由其自然发展,再用笔推开,先下淡墨,继之于湿漉泼墨,做到了墨中有水,水墨交融,毫无死墨形成。泼墨干后,再用传统笔法钩写花瓣,使笔中蕴墨,墨中有笔,用传统的中国笔墨精神,增加了画面的变化。因为用心血作画,所以,我们从画面读到了高启的:“叶低浮水上,茎弱袅风前,乍覆游鱼戏,难藏宿鹭眠”;读到了范成大的:“风叶青葱亦自香”;卢照邻的“浮香绕曲岸,圆影覆华池”;郑谷诗的:“移舟水溅差差绿,倚槛风摇柄柄香”的荷叶之骨香;也体验到了白居易的:“素房含露玉冠鲜,绀叶摇风钿扇圆”;李商隐诗的:“惟有绿荷红菡萏,卷舒开合任天真”;韩琦的:“钿扇相倚绿,香囊独立红”荷花的和谐之美。
    常听人说“画荷,最易也最难。易者是容易入手,难者是难得神韵”。所以,笔者问到侯晓河这样一个问题:“您觉得您的墨荷神韵是什么呢?”他不假思索的回答道“荷魂。”笔者又问道:“您认为什么是荷魂呢?”他凝神慢慢回答道:“禅悟。”
     笔者此时方明白了侯晓河先生笔下的荷为什么如此神韵,如此通达,如此栩栩如生,如此有生命力——他是在追求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啊!是的,佛祖的降世,观音的坐坛,无一不是用莲花来显示。所以,佛祖、菩萨脚下就有了祥瑞之气缭绕的莲台。佛教高僧的心在佛教典籍里也被说成是“莲花心”,修行越高,则莲花覆盖的清净的世界也就越广阔。莲花心一失,所谓的高僧也就和六根不净的常人没有多少区别了,荷花便被佛教寺院定为“五树六花”之一,这便是一种高洁的象征。
    晓河就在这样的心态下,从画荷构图的伊始,便以一颗虔诚的心将线条、墨渍融进了读解,融进了修行,融进了梵妙,从禅悟里提取审美的精神,然后把墨荷中最优美、最动人的画面,用精致疏淡的手法表现出来,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。
    笔者不由感叹道:他人得荷之貌,侯晓河得荷之魂也。在画境里,荷花被侯晓河抽去了俗骨和媚风,只剩下快意高傲的魂魄。而他,正用这样一种魂魄,融进笔墨,融进艺术,融进人生。
    我,久久为此而感动着,于是,有了这篇文章…………
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欢迎关注

Archiver|手机版|燕赵风骨文化论坛 ( 冀ICP备15011684号-1  

GMT+8, 2024-4-26 10:35 , Processed in 0.112161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2.5 Licensed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