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涯牧秋 发表于 2016-10-20 19:59:34

美哉,张家口 系列之一、张北县城印象

美哉,张家口系列之一、张北县城印象        23日晚,在迷朦的夜色与灯海交织的景色中赶到了张北县城。在我的思维里,张北这个塞外之地,应该是一片氤氲在原始中的乡风建筑,我的挚友县书法协会主席陈东风已经迎候我许久。在他的带领下,我穿过无数大街,感到这座城市的长度可能不小于省会的主干道。        夜里很宁静,乌纱轻笼,行走在街上,故视不能远及,只见一路霓虹闪烁,灯光辉映,星罗棋布,楼房栉比,淹没在一片蜿蜒的光海中。东风告诉我,由于张北文化节的举行,这里已经是客满酒店了,连小旅社都没有床位,价格不低于880元。当然,热心的好兄弟早已经为我安排好这一切,不用我出半纹银两。        相念已久,有说不完的话语,不觉间已过亥时,虽悔未留张北夜色照片,但多叹无益,一宿无话。        晨曦早起,便匆忙出门。但见红日初升,光芒四射,那种嫩红虽不张扬,但亦让人不敢直视。在逆光的轮廓里,有一种诗性的柔润,从中可以清晰的辨到,有一种男性阳刚的健美,我想,可能正是由于那种骨性支撑着此地民风的脊梁,也可以说是张北风格吧,我急忙将这至美的景色收进数码。       来时,为了不在朋友面前丢怯,我曾认真温习了张北的历史。张北县有着4000年的历史。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的地方,古称“天闲刍牧之场”。所谓“刍牧”,无非是指在草原生活的人畜,总之这个词汇与放牧有关。在商周时,这里被称为 “鬼方”。此名屡受先秦文献及卜辞、金文记载,而且标著是一个强大方国。商朝有着许多自称“方”的小国,例如:土方、吕方、苦方、龙方、马方、蜀方、盂方等。         而对“鬼”字的理解,与今之和死相关的含义则完全不同,“鬼”字的原始意义为“似人之异兽”, 而“鬼方”乃是“异种之人”之意。传说火神祝融就是娶了个鬼方女子做老婆的。用甲骨算卦时,“鬼方易”,则预示向远方逃走或迁走的意思。也变相说明其属性是个游走不定的部落,因为他有着游牧传统。        春秋时,张北属无终国。无终为山戎族,周初归附周,后被晋国大夫中行穆子击败,终为晋灭。春秋后期,为东北东胡游牧部落势力范围。公元前279年,燕袭破东胡,逼迫其退却千余里,隶属上谷郡地。到战国后期已入据秦、赵、燕三国境北。汉初,高帝刘邦北征失败,只好跟匈奴和亲,划分疆界,自此改属匈奴,后又复归汉,为乌桓居地。直到北魏初,为拱卫首都平城(今大同),在北部沿边设六个军事据点,称六镇。张北属怀荒镇(520年)。唐贞观四年归唐,约五十年后又转归契丹。         辽时张北属西京道归化州,称燕子城或燕赐城。金时设柔远镇。后设柔远县,复设抚州,俱治今张北。元为“腹里”之地,元武宗并将此地定为“中都”,都城位于张北境内的旺兀察都(白城子)。同大都(北京)、上都(开平,今正蓝旗)并称,为皇室往返于大都、上都之间的巡都。        明时为边徼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置兴和府,四年后府废复为元地。七年,明将蓝玉再拔兴和,自此张北入明版图。洪武三十年(1397年)置兴和守御千户所,永乐二十年(1422年),被蒙古攻破,后迁至宣化,张北遂为鞑靼势力范围。此阶段,这里反复争夺,为重要边塞。据《明律·兵律·盘诘奸细》载:“凡缘边关塞及‘腹里’地面,但有境内姦细走透消息於外人,及境外姦细入境内探听事情者,盘获到官,须要鞫问接引起谋之人,得实皆斩。”可见明朝时官家对张北人的恐惧和敌视。明、清时实行移民实边,域地历史性开发巨变。清顺治时,属于官牧地及官荒地。康熙十四年(1675年),大部分属察哈尔镶黄旗游牧地。雍正二年(1724年),设张家口理事同知厅,渐次垦辟。民国初(1913年),改厅设县,疆域播迁,区划应弯,号称坝上首县,因地处张家口以北而得名“张北”。这便是“张北”名字的由来        为什么张北命运多舛,历史上独遭受这样多的苦难呢?分析后不难得知,乃是因为它的天然地理条件所决定的,在张北县境的南缘,有一道宽约十五六公里的山岭,由西向东,绵延千里,横亘于内蒙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。山岭又称“大坝”,坝上(北),海拔1400—1600米;坝下(南),地势陡降,海拔千米左右。数百米的高差,使气候、降水进而植被都有了差异,于是南北便自然分成两个世界:坝上是草原,坝下宜种植桑麻。        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,人际交流,从来没有过井水不犯河水的记录,汉地农民出于某中理由常越界到这里生息,而游牧民族却要经常到汉地来光顾一下——把能抢走的东西,席卷一空。这种矛盾也加速了政权野心的顿涨,所以战争必定难免,可最遭殃的,应该是张北,因为张北既是两地分界线,又是南北通道。虽然现在很多人都将张北看做是休夏纳凉游玩之所,但它在历史上的内涵身份却是,一条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天然分界线。 历史的沿革过程,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,连年不断的纷争,使这里的人们饱受战争之苦,能坚持到如今的风俗和传统,必是坚贞剽悍之习。言不多赘,续谈张北县城感受。       一大早,东风贤弟便匆匆赶来,带我们去欣赏张北景点。说实话,我没有游览县城的安排,只想在街中行走时顺便观景,算是走马观花吧。我明白,东风也知道我们喜欢的是草原,因为天苍苍,野茫茫是我们不常看到的。我想,时间紧促,就算是走马,总也算是观了花吧。        张北的天很晴朗,白云自由地飘悠在一片湛蓝里,我看到那些车窗外的云朵,纷纷向车飞来,顿时心生恐惧,生怕它们撞坏了我的车窗。张北的空气很新鲜,是那种凉爽的沁人心脾,呼吸进肺,除了清新外,还有着一种草花的香味。        张北是一座古城,据说民国间建成的东城长1里零266步,西城长1里零251步,南城长1里零138步,北城长1里零136步,四道城墙周长6里零71步,略呈方形。但如今,想用步去量一量的机会已经全没了,不但城墙不见了,到处是通畅的街道,行驶的豪车,四通八达透气的感觉让人感到一点都不闭塞,看着路上行走的宽敞,平坦,我自寻,这里大概喁喁不会堵车吧,若是省会也有这般该有多好!几个同伴也都兴高采烈的谈论起家乡拥挤的难奈。        这里的楼都不算太高,但整齐美观,用钢筋混凝土浇灌出来的建筑鳞次栉比,彰显出现代化的节奏。沿街的青砖瓦房像排行的队伍,那种风格,可以从中看到古老的传钵。街道很干净,两边是葱葱的绿,一排排,列着队,很美。宽敞平坦的隆兴路、兴和路、建安路、定远路、张库大街、中都大街……行走中,我仿佛触摸到了张北历史的文脉,聆听到了张北文化的神韵。        我看到了伫立于老北门位置的“揽胜楼”,它高大巍峨,青砖砌墙,红柱矗顶,翠绿碧瓦,层层飞檐,四面如一,台形长方。在阳光下显得金碧辉煌,美仑美奂。它层层飞檐翘角向上,似腾龙之尾,又似翻卷的浪花。城下河水环卫,蓝天碧水,微风白云,鸟语花香,神清气爽,一直蜿蜒至天边,与草应景色浑然一体,更显得高大。旷远、庄严、古朴,神圣,秀美。         我穿过了张北县投资1.5亿元修建的1公里的明清街,让人有了时光倒流的感觉,恍如隔世。街上聚集了张北老字号店铺、酒肆茶楼、会馆、工艺作坊,地方特色浓郁,古意盎然。展示出张北城市的独特商贸形象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。当我在这条街中心的标志性建筑的仿古建筑下穿过的时候惊鄂了,这是一座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的四面牌楼,楼高15米,东西长30米,南北宽17.5米。 牌楼下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可以通行,定远路与永春街交叉穿越其中。牌楼由包含四个相互关联的哲学要素“天、地、人、和”组成,匾额由罗哲文先生题字,东牌坊(正坊):德昭人望;西牌坊(正坊):时和岁稔;南牌坊(正坊):隆兴天府;佑民(左),护国(右);副坊:润泽(左),炳麟(右);北牌坊(正坊):燕赐福地;平畴(左),阔野(右);副坊:堆云(左),积翠(右)。其南北方向可以领略节奏明快的现代商业气息,东西能够领略古意盎然的历史风格。黄色琉璃瓦与蓝色雕饰的结合,让人感到古老、纯真,飞阁流丹,金碧辉煌,在阳光的照耀下,更显得晶莹发亮,流光溢彩。         张北将古老和现代两种不同的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,衔接得那么自然、和谐。街巷如城市的一根根筋脉相互串通。每条大街可以追述一个历史阶段,每条道路可以讲述一个历史传说。而这些毛细血管都流淌着讲不完的故事,将每一次震撼人心的历史变革都留下磨灭不了的痕迹。        我对张北县城除了赞叹外,留下了八个字评语:虽是厚重,难掩风流。按说,车窗里看到的风景太为浅薄,所以请知解张北的朋友给予原谅,因为我觉得,瞎子摸像,不在于感觉,而在于他敢摸的勇气。尽管我只摸到了它的耳朵,把大象说成了扇子。但我确实是由心所说,并非胡说八道,所以,请原谅我的无知。        并非挂一而漏万,此篇只是张家口系列采风的引子。先睹为快,与我的朋友们分享,下篇,我将带朋友们去游览太子湖风光。 张北采风组诗晨曦张北红云缭绕日方升,梦里听闻塞上风,屋顶光芒勾远古,街中影像逝雕弓。白云初到休寻路,蓝宇方开当刺青。惊问东风香酿处,答曰草原觅芳踪。 张北标志城楼北去草成原,故此金身与梦连,紫瓦冲天啸故志,青墙砌垛忆元年。明清有岁当怀旧,坦道修坊复记前。叹道春风千百度,既来焉肯再回还。 行走在张北的路上白云有意缭车前,路畔鲜花绽笑颜。望去连天都染翠,回眸彻地俱脱凡。高楼梭过穿华市,碧水流来邂梦缘。怎奈诗心开九窍,纷流不止汩成泉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美哉,张家口 系列之一、张北县城印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