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明礼 发表于 2016-7-13 14:27:41

再忆《满江红》(原创散文)

再忆《满江红》
刘明礼
第一次读到岳飞的《满江红》,是上高一那年的秋假(那会儿农村的学校放麦假、秋假和年假)。
30多年前,农村人家很少有订报纸的。我们村,只有大队部(现在叫村委会)订着两份——《人民日报》和《参考消息》。每天上午,“送信的”骑“电驴”送到我们家,晚上村干部收工后再来取走。因为这一“得天独厚”的条件,每天的报纸我总是能“先睹为快”。恰恰是在那年的秋天,我从《参考消息》的第四版上读到了这首词:
“怒发冲冠,凭阑处、潇潇雨歇。抬望眼、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
靖康耻,犹未雪;臣子恨,何时灭。驾长车,踏破贺兰山缺。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。待从头、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。”
当时《参考消息》刊登该词,是有外国学者对本词是不是岳飞所写存疑。因为岳飞留下来的诗作,似乎除了这首,就是另外一首《小重山》了,然两首之间的风格、文采又有着天壤之别。而我,无论当时,还是30多年后的今天,却从未曾对岳飞乃是《满江红》的作者,有过一丝一毫的质疑!似这样一锤一声,崩云裂石,铿然作金石之声的千古绝唱,只有岳飞这种精忠报国、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才写得出来。可以说,在我国古代诗歌中,没有一首能够像它那样震撼我的心灵,乃至直接影响了我的人生选择。假期里,我按照老师布置的作业,写了一篇自命题作文——《读<满江红>有感》,籍此抒发对岳飞那种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的无比崇敬,立志要做一个像岳飞那样肝胆沥沥、护国安邦的忠良。开学后,这篇作文被刊登在了学校的校刊上。高中毕业那年,正赶上南关国门燃起峰烟,我毅然选择了投笔从戎,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。内中的原动力,正是岳飞的《满江红》。
入伍后,我把《满江红》一笔一划、工工整整地抄写在日记本的扉页上,让青春的热血蒸腾,砥淬杀敌利剑的钢锋。三九天,我顶着冽冽寒风、趴冰卧雪练射击;三伏天,冒着炎炎烈日,闷在炙人的坦克里操枪炮;熄灯后,蒙起被子打着手电学文化。心中只有一个信念,那就是:“流血流汗不流泪,掉皮掉肉不掉队!”我成为学习标兵、训练尖子,第二年便考入了蚌埠坦克学院。在梦里,我当上横刀立马驰骋疆场,饥餐夷肉渴饮寇血的大将军……。军校毕业,我填写的志愿是:到前线去、到边疆去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!“男儿何不带吴钩,收取关山五十州”。尽管我的愿望未能实现,但我的梦想,始终是要做一个让家国安康、令敌贼丧胆的锐矛坚盾。从戎31载,我枕戈待旦,准备着、时刻准备着:“吾以吾血荐轩辕”。何惧马革裹尸,也要为国守住寸土;哪怕粉身碎骨,绝不让民族蒙羞。功名、岗位、得失,俱是等闲。真的别无所求,只要不让我脱下军装,给我机会,填一阙精忠报国的《满江红》。
2012年底,我达到退休年限,不得不脱下心爱的军装。与军营、与战友们告别前的一夜,我彻夜难眠;首长宣读退休命令的那一刻,我泪眼婆娑。我还年轻!我不是要当岳飞那样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,只想唱响那阙披肝沥胆、气吞山河的《满江红》……
当我用指尖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,那身熟悉的军装,就在我身后的衣架上。军衔、领花、臂章、资历牌、姓名牌一应俱全。对于常人来说,时光可以消磨年龄,可以消磨记忆,可以消磨梦想,但对于一名军人来说,骨子里流淌的,永远是 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的滚滚热血,肩膀上扛着的,永远是“还我山河”、“保家卫国”的豪迈誓言。祖国啊,虽然我脱下了军装,但我永远是一个军人,一位战士!只要您一声召唤,我随时准备:高唱《满江红》,出征!

        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再忆《满江红》(原创散文)